【学习强国】身边的感动:他们不仅是护士,还是朋友是临时儿女
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2020年护士节的主题是“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
5月11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召开“5·12”国际护士节座谈会,三位来自不同岗位的护士代表讲述了从业心得和抗击疫情体会。
(制图:黄江霆)
近两万护士一线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医务工作者英勇冲在抗疫前线。据统计,广东有2495名医务人员相继驰援湖北,其中护士1628人,包括305名男护士。同时,在广东定点救治医院奋战的还有16315名护士。
座谈会上的三位护士就是这近两万护士的代表——经历过“非典”的广东省人民医院ICU二科的陈丽芳主动请缨,在2月20日赶赴荆州,出任荆州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护士长;早在2月7日驰援武汉的中山一院耳鼻咽喉口腔科护士长郑莹,也和医疗队一起在前线开展先进的重症诊疗护理技术服务,这些技术在前线隔离病房大部分是首例;本土抗疫也不轻松,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杨莉介绍,该院455名护士(占医院在岗护士的82%)奋战在疫情第一线已有113天,“其中‘80后’和‘90后’的护士占比高达77%”。
“他们不仅是传染病专业护士,还是心理治疗师,是焦虑、抑郁患者可以敞开心扉交谈的好朋友;是高龄患者的临时儿女,悉心照料老人家的生活;也是儿童患者的临时妈妈,哄宝宝睡觉、陪孩子们玩耍讲故事,为小朋友过生日;他们也是中外友谊的使者,向100多名外籍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还是工勤人员,为患者派餐、打开水、取快递……”杨莉说。
广东护士规模十年翻倍
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在座谈会上表示,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东护理队伍作为主力军之一,充分展现了一支富有战斗力和执行力的队伍应有的精神和风采,展现了过硬的心理素质、高超的专业技术、高尚的职业情操,彰显了护理工作者“敬畏生命、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
在对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护士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最多、时间最长,可以说,完成每个操作都顶着被感染的风险,实施每次治疗都冒着生命的危险。“但就是这一个个护理操作、一次次专业治疗,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十分关键。”刘冠贤说,护理人员的无私奉献为广东患者治愈率达99.31%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仅在抗击疫情方面作出贡献,近年来,广东护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据统计,广东护士队伍规模从2009年的15.6万增长到2019年的35.7万,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人提高到3.1人。覆盖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稳定期照护、终末期关怀的护理服务格局逐步建立,护理体系不断完善。全省护理专科数从1个发展到32个,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此外,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走向社区、走向家庭,护士区域化注册吸引优秀护理资源向基层流动,“互联网+护理服务”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更是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广东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内,医务人员在护士站紧张的工作。(摄影:汤铭明)
当男助产士是怎样的体验?
“90后”小伙子说:“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很有成就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助产士是个“女性化”职业,男性做助产士是怎样的体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妇产科有29名助产士,其中男助产士有3人,“90后”小伙子庞庆广就是其中一名。对于工作幸福指数,他给了一个高分,因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让他感到自豪。
工作中也曾遇到“尴尬”
2014年从中山大学护理专业本科毕业后,庞庆广进入中山一院工作,并服从医院的安排做了一名助产士。对于这个职业,他并不排斥。但庞庆广在工作中也曾遭遇过“尴尬”,个别产妇对男助产士心有顾虑。多数人在经过解释后,都能接受他来助产,个别产妇实在不能接受的,他就请女同事来帮忙。
男性做助产士有没有优势呢?“当然有了!”庞庆广解释,许多产妇分娩的时间是在晚上,和其他专科的护士相比,助产士要上的夜班会更多。加之有不少产妇产程比较长,助产士会更累些。而且助产士要帮助产妇“过床”,男性在体力上的优势比较大。
助产士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一个技术活。庞庆广毕业前就拿到了护士职业资格,但要拿到助产士职业资格则需要一年的实习、两年的工作经验。这期间要经过接生、新生儿抢救等多项训练。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当产妇分娩过程中遇到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等棘手问题,助产士才能立即投入抢救,保障母婴安全。
庞庆广还记得,有一个产妇分娩中出现了肩难产,当时胎儿头部出来了,肩膀却嵌顿在骨盆出口处,如果宝宝不及时娩出,随时可能因为缺氧而留下后遗症,甚至导致窒息死亡。他和小伙伴们争分夺秒,两人负责屈曲产妇双腿贴近腹部,一人按压产妇的耻骨联合上方,一人助产,进行加压。直到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响彻产房,母子终于脱离了危险。
对女性更加钦佩和尊敬
对于工作的幸福指数,庞庆广给出了一个高分。其他专科的护士常会面对病痛、死亡,而助产士的工作却是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所以,每天来上班,心情都挺好的,特别是从产妇疼痛开始就陪伴,一直到她娩出宝宝,参与了全程,会更有成就感。”说到这里,一直很腼腆的庞庆广开心地笑起来:“更不要说,在产科还常能吃到红鸡蛋和猪脚姜了。”从工作至今,庞庆广已经亲手迎接了几百个新生命了,是名副其实的“天使摆渡人”。
亲眼见证了几百个母亲生产的艰难和痛苦,庞庆广对女性更加钦佩和尊敬,也让他会更细心、贴心,是产妇们和同事们眼中的“暖男”。遇到无法使用无痛分娩的产妇,他会引导她们使用拉玛泽呼吸法来减痛,帮助她们按摩腰部缓解腰痛,当宫口开全他又引导她们正确用力……庞庆广说:“虽然我没感受过宫缩带来的剧烈疼痛,但并不阻碍我帮助新妈妈们渡过分娩难关。”
链接——
深圳去年男护士人数增加22.87%
记者11日从深圳市卫健委获悉,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全市注册护士总数达到44449人,同比增长10.74%,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为3.31人。在注册护士中,女性护士42289人,占95.14%;男护士2160人,占4.86%。去年一年,深圳男护士人数增加22.87%,男护士们在急诊科、ICU、手术室、精神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介绍,从学历结构上看,深圳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75.12%,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占31.34%,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护士达到护士总数的22.37%。专科护士发展迅速,全市共培养了1600余名专科护士。护理队伍正朝着高学历、专业化、高质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据介绍,深圳护士约占医院医务人员总数的50%,一年提供10501.66万诊疗人次和住院病人182万人次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深圳探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目前全市共有16家医院开展试点工作,目前共完成服务10000余次。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深圳派出5批共77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有45名护士。深圳还从全市各医院选派130名医护人员入驻深圳市三医院支援医疗救治工作,其中护士也有51名,包括重症护理49名,感染科护理1名,新生儿护理1名。
深圳市卫健委介绍,为了感谢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付出,今年“国际护士节”深圳共表彰护士556名。另外,两个护理集体获得“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岗”,13人获得“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并有1名护士推荐为省级劳动模范。
(作者单位:陈辉 王俊:羊城晚报社;彭福祥 梁嘉韵: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报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410269351369906019&item_id=1341026935136990601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timeline
2020-05-12